
AI巨头为何突然对一位纽约议员“下重手”?
你可能觉得,一个地方议员的选举,跟我们这些搞事业、做生意的普通人有什么关系?
但这次,我劝你一定要关注。
因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政治选举,这是一次摊牌。
由硅谷顶级风投a16z、OpenAI总裁等人支持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(Super PAC),最近把枪口对准了一位名叫Alex Bores的纽约州议员。
他们公开宣布,要花数百万美元,阻止这位议员进入国会。
这标志着AI行业第一次从幕后游说,走向了台前的政治“硬刚”。
为什么说这很重要?
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AI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,而是真金白银的权力游戏。
这场冲突的走向,将直接影响未来几年AI相关的法规、市场准入门槛,以及我们每个创业者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。
这不仅仅是美国的新闻,这是全球AI行业趋势的一个风向标。
游戏规则,真的要变了。
一场价值1亿美元的“AI政治首战”
我们先来看看这场冲突的双方。
进攻方,是一个名为“引领未来”(Leading the Future)的超级PAC。
别小看这个组织,它背后站着的都是AI圈的顶级玩家。
包括硅谷风投教父Marc Andreessen的a16z,OpenAI的总裁Greg Brockman,大数据巨头Palantir的联合创始人Joe Lonsdale等等。
他们集结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,目标非常明确:支持那些对AI监管持“宽松”甚至“不插手”态度的政策制定者。
反过来,就是要干掉那些主张加强监管的人。
他们的第一个目标,就是Alex Bores。
Bores之所以成为靶子,是因为他主导了一项名为《负责任人工智能安全与评估法案》(RAISE Act)的立法。
我们可以把这个法案理解成一个给AI大模型装“安全阀”的尝试。
作品名称:纽约州《负责任人工智能安全与评估法案》(RAISE Act)
创作者:纽约州议员Alex Bores及参议员Andrew Gounardes
核心功能或用途说明:这并非一个软件工具,而是一项旨在为大型AI模型设立“安全护栏”的法案。它要求开发大型AI模型的公司,必须制定并遵守详细的安全计划,防止模型被恶意利用造成重大社会危害。同时,法案还禁止发布存在不合理重大风险的模型,并对违规行为设置了高达300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。
适用场景或目标用户:该法案主要瞄准的是像OpenAI、Google这类开发强大通用AI模型的科技巨头,其根本目的是在AI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,保护公众免受潜在的、不可预测的AI风险管理失控所带来的侵害。
你看,这个法案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,核心就是要大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负责。
但就是这样一份法案,却引来了科技巨头们用“核武器”级别的政治献金来打压。
这背后传递的信号,才真正令人深思。
从“幕后游说”到“台前开火”,游戏规则变了
过去,科技公司影响政策的方式,大多是在华盛顿雇佣说客,在各种听证会上发表意见,进行幕后游说。
这套玩法虽然花钱,但相对体面,大家心照不宣。
但这次a16z和OpenAI等公司的做法,等于直接把牌桌掀了。
他们不再满足于“建议”,而是要直接用资本的力量,来决定谁能制定规则,谁不能。
这种从“幕后”到“台前”的转变,意味着AI监管的辩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。
科技巨头们普遍认为,各州出台五花八门的法规,会形成一种“补丁式”的监管环境。
这会极大地阻碍技术创新,让美国在全球AI竞赛中落后。
他们希望的是一套统一的、宽松的、最好由联邦层面主导的法规。
但问题是,在联邦法规出台之前,技术风险是真实存在的。
州一级的立法者,比如Bores,认为不能坐等风险发生,必须先建立起基本的安全网。
这种理念的冲突,最终演变成了这场资本与权力的直接对抗。
这不仅仅是纽约州的事,加州、科罗拉多州也已经出台了类似的AI安全法案。
可以预见,这样的冲突未来会越来越多。
对我们创业者来说,这意味着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急剧增加。
写在最后:普通创业者的机遇在哪里?
这场冲突,也彻底改变了关于AI监管的讨论逻辑。
旧逻辑是,大家坐下来开会,讨论AI的哲学和伦理,是一种“请客吃饭”式的思辨。
新逻辑是,直接用真金白银的政治斗争来划分地盘,决定谁说了算,这是一场“你死我活”的权力游戏。
作为身处其中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,我们无法左右顶层设计,但看清趋势,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机会。
【黑喵观点】
这场看似遥远的政治斗争,对我们真正的启示是什么?
首先,你要明白,AI行业“自我监管”的黄金时代已经彻底结束。这场冲突标志着AI进入了它的“大烟草时代”——行业巨额利润与公众利益、政府监管的激烈碰撞正式开始。
其次,真正的商业机会正在转移。未来几年,AI领域最赚钱的可能不是做大模型的公司,而是那些为大模型“擦屁股”的公司。也就是围绕着AI商业化合规性、安全性、可解释性提供服务的“卖水人”。
具体来说,有三个方向的机会值得你立刻关注:
第一,AI合规咨询与服务。随着各州“补丁式”法规越来越多,企业,尤其是中小企业,将极度需要有人帮他们搞清楚如何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合规使用AI。这会是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。
第二,主打“安全、可信”的AI应用。当巨头们因为激进的政治操作而引发公众不信任时,小公司反而可以靠“信任”这张牌突围。开发和推广那些把数据隐私、伦理安全放在首位的AI工具,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第三,“监管科技”(RegTech)的兴起。未来会有大量需求,需要自动化工具来帮助企业生成安全报告、进行模型审计、评估算法风险,以满足类似RAISE法案的要求。这是一个全新的B2B SaaS创业方向。
给你的最终建议是:无论你是否开发AI,只要你在业务中用到了AI,就请立即开始建立和记录你的AI使用规范与安全准则。不要等到法规找上门。这不仅是为了合规,更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信任危机中,保护好你自己的品牌和生意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