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AI工具
  • AI提示词
  • AI培训视频教程

恒生科技指数大跌,别慌:市场真正关注的“AI落地效果”是什么?

undefined

恒生科技指数最近怎么了?

如果你关注港股,最近的心情可能有点像坐过山车。

2025年上半年,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暴涨超过50%,那种感觉,仿佛牛市就在眼前。

但从10月开始,“画风突变”,指数在不到两个月里最大回撤超过15%,甚至出现了“4连跌”。

很多朋友问我,这是不是意味着科技股的春天结束了?

我的看法恰恰相反。

市场的短期震荡,就像一阵风,吹走了表面的泡沫。

风停了之后,我们才能看得更清楚,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。

而现在,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一个词上:AI落地效果

泡沫破了,还是AI的故事刚开始?

过去一年,我们听了太多关于大模型的宏大叙事。

从ChatGPT到国内的百模大战,资本市场为“可能性”买了单。

但现在,市场变得更聪明,也更务实了。

大家不再仅仅为一份漂亮的PPT或者一个惊艳的Demo激动,而是开始冷静地算一笔账:你的AI,到底能不能帮企业赚钱?能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效率?

这正是腾讯的“混元”大模型、阿里的“千问”大模型这些巨头正在被市场拷问的问题。

市场的逻辑变了,这背后代表着一个巨大的趋势:AI正从一个“创新试验品”,变成企业经营预算里不可或缺的“战略必需品”。

根据行业报告,企业部署AI已经不再是小打小闹的试验项目,预算开始常态化,采购流程也越来越像买一套成熟的软件。

这个变化,对我们小微企业主和创业者来说,是真正的利好。

因为这意味着,AI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,而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、成熟的AI工具

从“画大饼”到“看疗效”,游戏规则变了

以前的逻辑是“画大饼”:谁的模型参数多,谁的故事讲得好,谁的估值就高。

现在的逻辑是“看疗效”:你的AI用在哪个场景?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?带来了多少收入增长或成本降低?

这套新规则,让真正做事的公司脱颖而出。

比如,我们不再只讨论腾讯“混元”大模型有多强大,而是关注它如何融入微信生态,提升广告推荐的精准度,或者在游戏中生成更智能的NPC。

我们也不再只惊叹阿里“千问”的技术,而是看它如何赋能淘宝、天猫的商家,自动生成商品描述和图片,提升AI电商运营效率。

更有意思的是,一些AI原生应用的速度和质量,甚至正在超越传统巨头。

举个例子,在程序员的世界里,有一款叫Cursor的AI代码编辑器。它是一个独立的软件,你可以在它的官网(cursor.sh)下载体验。

它的核心功能,就是深度整合了AI,让写代码、改Bug、理解复杂代码库的效率指数级提升。

很多用过它的开发者告诉我,体验远超巨头推出的类似工具。这就是“看疗效”的典型案例:不看出身,只看结果。

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说,这意味着机会不再被巨头垄断。只要你能找到一个足够痛的场景,用AI给出更优的解决方案,你就有机会胜出。

写在最后

聊了这么多,你可能会问,这些市场趋势和我这个做小本生意的人有什么关系?

关系太大了。我给你提三个具体的建议。

第一,别再仰望星空,要学会低头看路。不要再沉迷于哪个大模型又发布了,那离我们太远。你应该马上盘点自己的业务流程,看看哪个环节最耗时、最繁琐、最依赖人工,然后去找一个成熟的AI工具来替代它。是AI客服,还是AI写作,或者是AI设计海报?

第二,拥抱“Prosumer”趋势。你的员工是不是已经在偷偷用豆包、Kimi来写周报了?如果是,别阻止,反而应该鼓励。这种由员工自下而上推动的AI应用,是企业实现AI化的最低成本路径。从默许到鼓励,再到采购企业版,你的团队效率可能就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升级。

第三,记住,AI最大的创业机会和搞钱机遇,不在于“创造AI”,而在于“应用AI”。市场的逻辑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,未来属于那些能将AI技术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人。找到一个你熟悉的垂直领域,无论是餐饮、零售还是教育,用AI工作流把它做深、做透,这就是普通人最大的机会。

探索更多 AI,让你的效率与认知全面升级
0
加入AI学习第一站,精选2025年,AI工具、提示词、变现教程。 【戳我查看 】资料目录 【戳我登录】获取资料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