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AI单打独斗的时代,是不是要过去了?
你是不是也习惯了这样用AI?
打开一个对话框,和ChatGPT或者其他模型一对一交流。
你问,它答。像一个无所不知的私人助理。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当你需要多个不同角度的建议时,比如一个营销方案,你可能需要问完GPT-4,再把问题复制给Claude。
在不同的AI之间来回切换,信息是割裂的。
这就像你组建了一个顶尖智囊团,但每次只能单独约见其中一位,效率极低。
尤其对于小微企业主和创业者来说,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和高效的协作。
而现在,Quora旗下的Poe,一款聚合了多种模型的AI聊天工具,正在试图改变这个局面。
它推出的“群聊”功能,让AI从一个“单兵作战”的工具,升级成了可以融入团队的“协作者”。
这个改变,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得多。
拉个AI群,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?
想象一下,你拉了一个工作群。
群里除了你的几位同事,还有几位特殊的“虚拟员工”。
你可以随时@GPT-4,让它帮你分析市场数据,因为它逻辑严谨。
你也可以@Claude-3,让它帮你润色文案,因为它文笔优美。
甚至,你可以@你自己创建的、喂饱了公司内部资料的“产品专家Bot”。
这就是Poe群聊的核心玩法:人与AI、AI与AI在一个空间里混合协作。
让我们具体拆解一下这个新功能。
首先,这个产品叫Poe,是知名问答社区Quora推出的AI平台。
你可以在它的官网(Poe.com)或者iOS应用上体验,安卓版也即将上线。
它的核心功能就是让你在一个App里,和来自OpenAI、Anthropic等公司的多种AI模型对话。
而这次的群聊功能,用法非常直观。
就像创建微信群一样,你可以创建一个最多容纳200人的聊天组,然后把不同的AI机器人像邀请朋友一样加进来。
这意味着,你可以让不同的AI模型,针对同一个问题,在同一个对话流里进行“辩论”。
这对于需要创意碰撞和多角度验证的团队协作来说,价值巨大。
比如,你可以发起一个头脑风暴:“我们为新产品写一句Slogan吧!”
然后分别@不同的AI,看谁的创意更好,团队成员可以直接在下面讨论和投票。
和ChatGPT的群聊比,它有何不同?
你可能会问,OpenAI的ChatGPT最近不也推出了群聊功能吗?
是的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,也点出了两者最核心的区别。
ChatGPT的群聊,更像是一个“内部协作”。
是你和你的朋友们,一起使用一个强大的ChatGPT模型。
它的本质,还是在OpenAI的生态系统内。
而Poe的群聊,是一个“跨平台”的“联邦军”。
Poe本身不生产模型,它是一个聚合器,一个“AI模型的中立国”。
它的价值在于,让你能同时驾驭来自不同“门派”的顶尖高手。
你可以让GPT-4和Claude 3同台竞技,这是在ChatGPT自己的应用里无法实现的。
这种开放性,给了用户,特别是追求极致效率的创业者,更大的选择空间和灵活性。
你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,随时召唤最合适的AI来参与讨论。
如果说ChatGPT的群聊是打造了一个更强的“单兵”,那Poe的群聊就是为你组建了一支“特种部队”。
每个AI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,可以协同作战,实现1+1>2的效果。
这对于探索AI办公提效的边界,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。
写在最后
从我的视角来看,Poe的群聊功能,揭示了AI应用的下一个进化方向。
真正的关键是,AI正从“个人效率工具”,转变为“嵌入工作流的团队成员”。
对于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,这意味着什么?
首先,这是一个低成本构建“超级智囊团”的机会。
你不再需要为单一任务雇佣昂贵的顾问,而是可以利用AI群聊进行快速、多维度的决策辅助。
其次,商业价值的本质在于工作流的重塑。
不要只把它当成一个聊天工具。你应该思考,如何把它嵌入到你的内容创作、产品研发、市场营销的流程中去。
比如,建立一个“内容营销群”,里面有文案AI、SEO分析AI、设计建议AI和你的运营团队。一个指令下去,一个完整的内容方案雏形就出来了。
未来AI应用的变量,不在于模型本身有多强,而在于我们如何组织和调用这些AI。Poe的探索,只是一个开始。
我的建议是,立即去尝试。创建一个项目群,拉上你的核心成员和两三个不同的AI机器人,试着用它来解决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。你会有惊喜的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