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巴菲特的“最后一课”,为何比投资建议更重要?
当95岁的巴菲特发布他的“谢幕信”时,市场关注的是伯克希尔的未来。但对小微企业主和创业者来说,这封信的价值远超股价波动。
这更像是一堂关于人生终极价值的课。它告诉我们,当所有商业浮华褪去,衡量成功的标准,并非财富、名气或权力。
“安静辞职”背后,是关于善良的最终交棒
在信中,巴菲特宣布将“安静辞职”,由格雷格·阿贝尔接任CEO。同时,他再次捐出价值超过13亿美元的股票,加速将财富回馈社会。
这并非简单的退休声明,而是一次深刻的价值传递。他强调,伟大不是金钱,而是善行。这份坦诚,比任何复杂的财务分析都更触动人心,也为所有企业家指明了方向。
真正的传承,不是一个商业帝国,而是一种价值观。这种智慧无法从任何AI知识库中检索,只能通过一生的践行来证明。
你用哪把尺子衡量自己?内在标尺 vs 外在标尺
巴菲特的人生哲学,核心在于“内在标尺”与“外在标尺”的区别。外在标尺,是用他人的眼光、社会的期待来衡量自己,永远在追逐下一个目标。
这就像NBA球星安托万·沃克,赚了上亿美元却迅速破产,只因他活在“照顾所有人”的虚荣中。财富最终掌控了他,而不是他掌控财富。
而内在标尺,则是依据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来衡量。巴菲特说,获得爱的唯一途径,是让自己值得被爱。这种价值的建立,不需要华丽的AI设计师来包装,而是源于真实的善行。
创业者该如何书写自己的“讣告”?
巴菲特引用了诺贝尔的故事:诺贝尔误读自己的讣告后,深受震动,从而改变人生。这对创业者是一个极佳的提醒:不必等到意外发生,现在就该思考你希望被如何铭记。
你的事业,不只是为了高效的AI获客和市场份额。它更是你价值观的延伸,是你影响世界的方式。是选择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,还是一个善良且值得尊敬的人?
最终,衡量你一生的,不是银行账户的数字,而是有多少人真心爱你。选择你的榜样,努力变得更好,这或许是巴菲特留给所有奋斗者最宝贵的遗产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