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AI投资的聚光灯,是不是照错了地方?
最近,我和很多创业朋友聊天,发现一个现象。
大家一提到AI,第一反应就是旧金山那些高大上的基础设施、底层大模型。
似乎只有在那里,才能抓住AI时代的脉搏。
但现实是,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同一个地方时,机会的窗口期其实正在悄悄关闭。
资本圈已经开始出现一种“疲劳感”。
January Ventures的联合创始人Jennifer Neundorfer在TechCrunch的采访中就提到,太多AI项目的想法听起来都大同小异。
这种现象导致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。
那些真正在传统行业里摸爬滚打,拥有深厚行业知识的创始人,反而被忽视了。
他们可能不懂最前沿的算法,但他们最懂自己行业的痛点。
比如医疗保健、传统制造、供应链管理……这些才是AI行业应用能够创造出坚固壁垒的地方。
这些领域的AI公司,可能不性感,但它们非常“抗揍”。
因为它们的价值,植根于解决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。
这恰恰是纯技术背景的团队难以企及的深度。
January Ventures的“反向操作”:投给被忽视的“局内人”
就在大家挤破头想投出下一个OpenAI时,January Ventures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。
他们专门寻找那些“被低估”的创始人。
这里的“被低估”,包含两个层面:创始人的背景和所在的行业。
他们积极投资女性及其他代表性不足的创业者群体。
这并非单纯的“政治正确”,背后有深刻的商业逻辑。
有数据显示,这些创始人在早期融资时,拿到的钱往往更少,发展路径也更艰难。
但这反而磨练了他们更强的韧性和更务实的经营能力。
更重要的是,多元化的背景能带来全新的视角和人脉网络,从而发现主流视野之外的蓝海市场。
Jennifer Neundorfer说,她真正感到兴奋的,不是用AI把某件事做得好10倍。
而是看到创始人利用AI,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体验、工作流,甚至是全新的用户行为。
这是一种从0到1的颠覆,而不是从1到1.1的优化。
他们正在做的,就是把种子资金,投给那些真正懂行、能用AI在传统领域“开疆拓土”的“局内人”。
你的机会在哪?AI如何赋能“老树开新花”
聊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,这和我们这些小微企业主、普通创业者有什么关系?
关系太大了。
这预示着,属于你的人工智能创业黄金时代,可能才刚刚开始。
你不需要去硅谷,也不需要成为算法专家。
你最大的财富,就是你在自己行业里积累多年的经验和认知。
这就是你最坚固的“护城河”。
现在,你需要思考的是,如何用AI这个新工具,让你这棵“老树”开出“新花”。
别去想那些遥不可及的“通用人工智能”。
就从你身边最具体、最琐碎的问题开始。
如果你是做外贸的,能不能用AI自动生成符合不同国家文化习惯的营销邮件?
如果你是开工厂的,能不能用AI预测哪台机器下周可能会出故障,提前保养?
如果你是做电商的,能不能用AI分析用户评论,自动优化你的商品描述和详情页?
这些应用听起来没有那么激动人心,但它们能实实在在地帮你降本增效,提升利润。
这就是AI在现阶段,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最有价值的落地方式。
写在最后
我来做个总结,给你几个明确的判断。
真正的关键是,AI竞争的主战场正在从技术层向下沉,进入应用层和产业层。
未来,最值钱的不是模型本身,而是“行业深度 + AI应用”的综合能力。
对你,一个深耕行业的创业者来说,这意味着什么?
你的行业知识,第一次变得比技术时髦更重要。
你离炮火声最远,但可能离金矿最近。
我建议你马上行动。
忘掉那些复杂的AI概念,从你业务流程中一个最小的、最痛的点切入。
找到一个成熟的AI工具,或者一个技术服务商,去解决它。
衡量标准只有一个:ROI(投资回报率)。这个小改变,能不能帮你省钱,或者帮你赚钱。
本质在于,不要为了AI而AI。
AI只是工具,你的商业模式和行业壁垒才是根本。
未来最大的变量在于,谁能最快、最深入地将AI与传统工作流无缝融合。
这不一场关于技术的革命,而是一场关于效率和认知的革命。
而在这场革命中,懂行的“老人”,优势巨大。

